目  录

第一部分:开放式基金概论

1、什么是开放式基金?
2、开放式基金相对于封闭式基金有哪些优势?
3、开放式基金与储蓄存款相比有什么区别?
4、根据投资目标不同,开放式基金可分为哪几种?
5、从法律特征上划分,世界上有哪几种开放式基金?
6、美国的开放式基金近年来有哪些发展变化?
7、开放式基金是世界基金业发展的主流吗?
8、中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前景如何?



开放式基金概论


1、什么是开放式基金?

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发行总额不固定,基金单位总数随时增减,投资者可以按基金的报价在国家规定的营业场所申购或赎回基金单位的一种基金。这是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的定义。

开放式基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基金规模不固定、不上市交易、价格由基金单位净值决定、可申购赎回、流动性好、管理要求高等方面。与封闭式基金相比,开放式基金的特点十分突出:

一、基金规模不同


封闭式基金发行上市后,在存续期内,如果未经法定程序认可,不能扩大基金的规模。而开放式基金的规模是不固定的,一般在基金设立三个月后,你(投资者)随时可以申购新的基金单位,也可以随时向基金管理公司赎回基金单位。投资者一般会申购业绩表现好的基金,赎回业绩表现差的基金,结果,业绩好的基金,规模会越滚越大。相反,业绩差的基金,会遭到投资者的抛弃,规模逐渐萎缩,直到规模小于某一标准时,基金则会被清盘。

二、期限不同


封闭式基金通常有固定的存续期,目前我国封闭式基金的存续期为10年或15年。当期满时,要进行基金清盘,除非在基金持有人大会通过并经监管机关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延长存续期。而开放式基金没有固定的存续期,只要基金的运作得到基金持有人的认可,基金的规模也没有低于规定的最低标准,基金就可以一直存续下去。

三、交易价格的决定方式不同


封闭型基金在证券交易所二级市场上挂牌买卖,其价格随行就市,直接受到基金供求关系、其他基金价格、以及股市、债市行情等的共同影响,一般总是偏离基金的资产净值,产生基金价格和基金资产净值之间的"折价"或"溢价"现象。开放式基金申购赎回的价格,以每日计算出的该基金资产净值为基础,加上必须的申购赎回费用,这个价格不受基金市场及相关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

  四、交易方式不同

封闭式基金在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你可以将你持有的基金单位转让出售给其他投资者,变现投资。而开放式基金一般不上市,你如果想要买卖开放式基金,是通过向基金管理公司或其代销机构提出申购赎回申请,确认有效后进行基金的买卖。

五、信息披露要求不同


封闭型基金不必按日公布资产净值,现在我国规定,只需要每周公布一次单位资产净值。而开放式基金要求基金管理公司每个开放日公布基金单位资产净值,并按基金单位资产净值为基础确定交易价格,受理基金的申购与赎回业务。

六、投资策略有区别


从理论上说,封闭式基金设立后,由于在整个封闭期的相当长时期内,资本规模固定,基金管理人可以进行长线投资。而开放式基金随时要应付投资者的申购和赎回,特别是为了防备投资者的赎回,基金资产必须留存部分现金及流动性强的资产。万一出现大规模赎回(巨额赎回)时,基金资产要能迅速变现。所以开放式基金的资产不能全部进行长线投资。在基金资产的流动性要求方面,开放式基金远远高于封闭式基金。
下表是二者的比较:

项目
开放式基金
封闭式基金
规模 不固定 固定
存续期限 不确定,理论上可以无限期存续 确定
交易方式 不上市,通过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购赎回 上市流通
交易价格 按照每日基金单位资产净值 根据市场行情变化,相对于单位资产净值可能折价或溢价,多为折价。
信息披露 每日公布基金单位资产净值,每季度公布资产组合,中报,年报,临时报告 每周公布基金单位资产净值,每季度公布资产组合,中报,年报,临时报告
投资策略 强调流动性管理,基金资产中要保持一定现金及流动性资产 可以进行长期投资







开放式基金相对于封闭式基金有哪些优势?

相对于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拥有以下优势:

一、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强

如果开放式基金业绩优良,投资者购买基金的资金持续流入,导致基金资产增加。如果基金经营不善,投资者通过赎回基金的方式撤出资金,导致基金资产减少。国外的实证研究说明,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对基金的业绩提升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而且就基金单位运营成本看,规模较大的基金并不比规模较小的基金高。这些因素有利于规模大的基金业绩更好,愿买它的人更多,从而规模变得更大,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则相反。开放式基金的这种优胜劣汰机制,建立了良好的市场选择功能,另外,由于基金管理公司是按照基金规模提取管理费的,所以开放式基金对基金管理人的激励约束效应,明显要强于封闭式基金。

二、流动性好

基金管理人必须保持基金资产充分的流动性,以应付可能出现的大规模赎回,不会集中持有大量难以变现的资产,这减少了基金的流动性风险。

三、透明度高

除履行必备的信息披露外,开放式基金一般每日公布资产净值,随时准确地体现出基金的真实价值。

四、便于投资


你可以随时在开放式基金的各个指定销售场所,进行申购和赎回基金。由于开放式基金往往会选择营业网点分布广泛的机构如全国性商业银行作为代销机构,所以投资基金十分便利。而且开放式基金独具的优胜劣汰机制,会促使基金管理人更加注重诚信、声誉,和强调优良的客户服务,这些都有利于投资者的投资。

五、直接面对投资者


开放式基金的基金管理公司会同你直接打交道,你在投资开放式基金时会发现,你可以享受到基金公司或其代销商(如银行)的一系列服务,比如,基金资产净值、费率、基金账户的查询和各种理财咨询等等。而封闭式基金一旦发行完,投资者和基金管理公司之间就没有多少联系,投资者享受到的服务十分有限。



开放式基金与储蓄存款相比有什么区别?


    如果开放式基金通过银行代销,你会发现买卖基金同储蓄存款、取款没有太多的程序上的区别。但是,实际两者存在本质不同。

    从收益的角度来说,投资基金可以获得证券市场的收益,而储蓄存款只能获得固定利率(我国银行的居民储蓄存款现在是固定利率),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会侵蚀掉银行的利息,甚至造成实际利率为负。而证券市场的平均投资收益率有抗通货膨胀的作用,即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时期,证券市场投资具有保值作用。因此,一般基金的收益会高于存款。

    从风险的角度说,投资基金要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而储蓄存款确立了固定利率,存款的本息在名义上(未考虑通胀因素)不存在风险。在开放式基金的代销网点--银行,你会看到申购(认购)文件上的显著位置处,有醒目字体登载的文字:"基金有风险,您的投资有可能遭受损失。银行仅代理基金的申购和赎回,对基金的业绩不承担任何担保或责任。本基金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发行,但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做出的任何决定,均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价值和收益做出实质性保证。"这些文字,正说明基金与储蓄不同,存在投资风险。

    从流动性角度来说,存款的流动性强于开放式基金,当然开放式基金可随时申购赎回,流动性也比较强。但是万一出现巨额赎回或者暂停赎回,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就会遇到变现的困难和风险。



根据投资目标不同,开放式基金的主要分类是什么?


  根据投资的目标不同,国外的开放式基金大致可分为五类,具体如下:

  一、收入型基金

  目标在于获取最大的当期现金收入,这类基金一般投资于各种可带来现金收入的有价证券。通常又可分为两类,即固定收入型基金和股票收入型基金。

  固定收入型基金的投资对象是债券和优先股股票。和其它类型基金比较起来,固定收入型基金的收益率较高,但长期成长的潜力较小。股票收入型基金的成长潜力相对大一些,但资产净值较易受股市波动的影响。一般而言,收入型基金适合较保守的投资者和退休人员。

  二、成长型基金

  成长型基金重视资金的长期稳定和持续的增长,是投资基金中数量最大的一种。基金选择的公司一般成长性很好,但当期红利比较少。基金的目标是业绩增幅要比大盘指数的同期增幅高。成长型基金组合中获得的股票红利收入比收入型基金少,收益主要来自股票的价值增长。这种基金的净值波动较大,风险比较大。

  三、平衡型基金

  追求资本成长和当期收入的综合平衡。平衡型基金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资金分散投资于股票和债券,使得基金组合资产的收入和成长性呈平衡发展趋势。基金的净资产值一般较稳定,风险较低,适合于资金量小的中小投资者,属于保守型投资。

  四、成长收入型基金

  成长收入型基金与平衡型基金相似,也是追求资本增值的长期性和当期收入。通常这种基金的成长性稍重于收入性。为了考虑收入,所投资的股票必须也能分配红利,这与成长型基金仅投资于成长潜力大但红利甚小的股票有很大不同。这种基金的投资策略保守,也比较适合资金不多的中小投资者。

  五、积极成长型基金

  也可称作高成长型基金。这类基金追求的是资本的最大增值,有时是短期内的最大增值。基金资产投资于有高成长潜力的股票和其他证券,这些公司股票通常很少付红利或根本不付红利。因为追求高成长性的公司,往往将盈利转入了留存收益,以供未来发展。积极成长型基金,在所有五类基金中,投机性最大,但可能的净值增值也最大。它适合愿意并有能力承担高风险的投资者。
我国的开放式基金中第一家、由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推出的"华安创新证券投资基金",据公开披露的信息,基金的投资范围为"境内上市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类上市公司,债券和中国证监会允许的其它投资品种"。仅从基金名称上,目前无法看出它是属于上述哪一类基金。



从法律特征上划分,世界上有哪三种主要的开放式基金?

    在不同法律制度的国家,开放式投资基金的法律形式有所不同。世界上有三种不同的基金法律类型,代表国家为英国、美国和欧洲大陆国家。

    第一种,基金以公司形态存在。在美国,开放式投资基金主要以"投资公司"的形态存在。美国法律规定公司可以购回本公司股份。所以,开放式基金的申购,就是投资者认购基金公司(投资公司)股份,成为基金公司股东。开放式基金的赎回,就是基金公司向投资者回购股份。

    第二种,基金以信托形态存在。英国有浓厚的信托法传统,依据信托法设立的开放式投资基金以英国及香港为代表,被称为单位信托(Unit Trust)。单位信托是一个信托法律关系,受托人(基金管理公司)根据信托契约发行信托单位,单位信托持有人(投资者)被赋予基金份额,基金份额由受托人持有,持有人按照持有的份额即单位数目享有经济利益,对受托人从这些投资中获取的收入有相应的合同财产权,信托终止时有权从受托人那里获取相同比例的资产变现收入。

    第三种,基金以财产共有权形态存在。在大陆法系国家,如法国、德国等,立法认为单位持有人(投资者)的权利,从法律上应看作是财产权,而不仅仅是合同权利。法律允许获得授权的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的认购资金而建立投资基金,基金资产由基金持有人作为共有人持有。而英国的单位信托则不同,单位持有者的法律权益由受托人持有,基金单位持有者持有的信托单位是衍生性质的,并不代表财产共有权。

我国的开放式基金,是采用契约型基金的组织形式,以基金契约为核心,规范有关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是美国的公司形态。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的规定看,基金采用的是信托的法律形态。



美国的开放式基金近年来有哪些发展变化?


    美国的开放式基金,又称为共同基金(mutual fund)。美国共同基金资产在90年代里年均增长21.4%,到1999年底达到6.8万亿美元,超过商业银行的6万亿美元资产,雄居各金融机构之首。基金资产十年间的增长,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于基金业绩的提高,40%来自于对基金的净追加投资,不到10%来自于新成立的基金。共同基金的数目十年间增长了168%,出现了专业(行业)基金、国际基金和基金中的基金等新品种。美国家庭在90年代里大幅度增加对投资基金的需求,把基金作为一种主要的金融资产来持有。美国家庭大约持有所有共同基金资产的90%。在1989年,约有1/4的美国家庭拥有基金,1999年超过1/2的美国家庭(4800万个家庭,8300万人口)拥有基金。

美国共同基金在90年代大发展的几个主要原因是:

(1)90年代美国股票价格持续上升。

(2)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在这一时期里相对较低。

(3)美国退休金市场在90年代成为共同基金资产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养老计划和个人退休金账户等持有共同基金,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来自于养老计划和个人退休金账户的资产占全部共同基金资产的比例,从1990年的不到20%,上升到1999年的1/3以上。

(4) 多美国家庭通过基金进行海外投资,分散风险并享有海外投资的高收益。

(5) 买基金的成本降低。由于基金资产的迅速膨胀,基金资产管理的规模效益逐渐增加,基金的营销费用和运作成本下降。






开放式基金是世界基金业发展的主流吗?为什么?


    世界基金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从封闭式基金走向开放式基金的历史。

    以基金市场最为成熟的美国为例。在1990年9月,美国开放式基金共有3000家,资产总值1万亿美元,而封闭式基金仅有250家,资产总值600亿美元。到1996年,美国开放式基金的资产为35392亿美元,封闭式基金资产仅为1285亿美元,两者之比达到27.54∶1;而在1940年,两者之比仅为0.73∶1。在日本,1990年以前封闭式基金占绝大多数,开放式基金处于从属地位。但9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开放式基金资产达到封闭式基金资产的两倍左右。 在香港、泰国、台湾、新加坡、菲律宾等亚洲发展投资基金较早的国家和地区,发展之初也是以封闭式基金为主,后来逐渐过渡到目前两类基金形态并存的阶段。

    从世界范围看,1990年世界开放式投资基金净资产余额为23554亿美元,到1995年已跃升至53407亿美元。目前,开放式基金已经逐渐成为世界投资基金业的主流。

    开放式基金之所以风行国际市场,主要原因是:

    首先,开放式基金具有"开放"的特点。随着社会财富总量的增长,需要基金业管理的资产规模也不断增长。开放式基金对管理的资产规模没有限制,能够适应基金资产规模不断增长的需要。管理水平高的开放式基金的规模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迅速发展,既能避免设立若干只封闭式基金所导致的设立成本,又能促进资源向管理水平高的基金的集中。

    其次,开放式基金的发展是基金业竞争的必然结果。国际机构投资者对流动性的较高要求是开放式基金得以发展的动力之一。在基金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更能满足投资者要求的开放式基金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同时在投资者赎回的压力下,基金管理公司面临更大的约束,有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以满足投资者的需要。

    最后,开放式基金信息透明度和信息质量高于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必须每天公布单位基金份额的资产净值,并保证按此净值出售或赎回基金单位,既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又保证了这些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而封闭式基金是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的,供求情况往往起伏变化很大,基金价格会脱离基金管理人的真实经营状况。开放式基金不存在这个问题。



中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前景如何?


    第一,从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来看,我国证券市场已经具有了相当规模,可以满足开放式基金对市场容量的需求。截止2000年底,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达到1017家,B股上市公司113家,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48000亿元,相当于GDP的57%,投资者开户数5801万。我国证券市场在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结构上开始呈现出多层次体系。债券品种尤其是国债品种得到丰富,比如出现了15年期的长期国债,各债券品种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股票市场形成了多层次,如国企大盘股、蓝筹股、绩优成长股、高科技股、小盘股等。基金投资的可选择范围大大增加。

    第二,从基金潜在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我国深沪两市投资者来源覆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他们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投资理念,相应地有不同的投资需求,对基金也有不同的品种要求。而且我国的居民储蓄存款目前已经突破7万亿元,开放式基金完全可以吸纳一定量的储蓄存款。

    第三,从基金管理公司运作经验来看,截止2000年底,我国基金管理公司10家,管理上市基金33只,基金净资产规模845.5亿元。经过两年多的封闭式基金管理运作,我国的基金管理公司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开放式基金的设立运行准备了管理条件。

    第四,从监管的角度来看,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开始走向成熟,法制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已经出台《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办法》)、《信托法》,即将出台《投资基金法》,以及加上法规的实施细则,从基金的公开发行到信息披露都有一整套的法律法规。

    第五,从国际竞争来看,我国即将加入WTO,金融证券业面临着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格局。其中证券业的对外开放,是以基金业为起点的。在我国加入WTO的前3年内,外资可在基金管理公司中持股比例33%,3年后可以达到49%。目前通过发展开放式基金,来推动我国金融证券业升级,适应即将到来的国际竞争,是现实的国际态势提出的要求。在开放式基金的设立进程中,国内基金管理公司已经纷纷开展了和境外基金管理机构的技术合作,将来可能还会组建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

    由于我国基金市场的发展时间很短,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除刚刚开始试点的开放式基金外,其余全部都是封闭型基金。随着国内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监管水平的提高,开放式基金会越来越多,封闭式基金将来也会转为开放式基金,最终开放式基金必将成为我国未来基金品种的主流。